【导读】华图榆林分校同步未知发布:《公考面试热门考点(26)乡村文明建设-乡村陋习》,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榆林华图教育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榆林华图微信公众号(ylht001),公考面试热门考点(26)乡村文明建设-乡村陋习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912-3855242,微信号:Htjy300
一、热点链接
“一个媳妇半条命”“一场丧事两头空”。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一系列不良风气、陈规陋习曾是一些地区乡村致贫的重要原因。
摘掉“穷帽子”,日子肯定越过越好,但有的恶习、陋俗不会因为人富了、日子好了就自然消失,反而可能变本加厉。有的地方赌博成风,越穷越赌、越赌越穷;有的家庭迷信风水,宁拜神鬼不信科学:有的乡村人不穷、房不破,但不讲卫生不重文明,污水横流、蚊蛸乱飞,污言秽语张口就来;还有人不讲孝道讲排场,对老人生前图利不赡养,死后厚葬“赚脸面”……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是努力奋斗的致富历程,也是乡村治理体系和社会风气重塑的重要契机。
二、热点分析
【表明观点,点明本质】
在全社会各类资源的支持下,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三治”内容不断创新完善,带动不少贫困地区农民“精气神”焕然一新,使其脱贫致富有“干劲”,支持政府工作有“亲劲”,讲卫生、重诚信、爱名誉等新乡风文明正在兴起。不过也要注意到,一些陈规陋习虽被暂时扭转,但并没有“断根”,还有群众因乡村陋习承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扰,亟待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成果不被陋习吞噬。
【分析】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旧俗难破、陋习难改,有时不是因为它“对”,而是因为大家都在“错”。白事不大操大办就是不孝,没车没房就没有“乡村爱情”,“饭”越越火越越多人人久苦于陈规陋习,但人人都言身不由己。
【对策】摒弃陋习,需要来股“外力”,给大家找个“理由”。
第一,通过自治组织倡导文明新风。在一些村庄,村民组建的红白理事会已经发挥了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类似自治组织站出来,倡导新风,建立村规民约,道出老百姓心声,让每个人理直气壮地跳出“死要面子”的黑色螺旋。只有“人情债”轻了,“人情味”才能浓起来。
第二,对于那些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触碰法律红线的陋习,政府也要敢于“硬碰硬”。有人自己住高楼、开好车,对老人不管不问;有人搞封建、拜邪教,不信科学信鬼神;有人赌博偷盗,诡辩“小打小闹不算事”;有人占公田公地,认为“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面对这些问题,基层政府要有敢于“得罪人”“管闲事”的勇气,旗帜鲜明地反对陈规陋习,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对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警示何可为何不可为,树新风、明法规,匡正社会风气,为乡村社会治理划下红线。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有的风俗民约是千百年乡村文化的积淀,也是村民感情的寄托,移风易俗既要顺应社会发展,也不能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由易而难、从细到巨,切忌矫枉过正;要循序渐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培养习惯。
三、必备金句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
2.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倡导文明新风,塑造农村新貌。
3.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筑牢用活“主战场”;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培育建强“主力军”;聚力农村精神文明,要坚定把握“主旋律”。
更多资讯关注榆林华图公众号
以上是公考面试热门考点(26)乡村文明建设-乡村陋习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榆林人事考试网
(编辑:wangzhe02)下一篇:没有了
贴心公众号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100000+
阅读量150000+
粉丝12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