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延安分校同步陕西华图发布:《申论备考小技巧_申论题型应用文写作之提纲类文体的教学与教法(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21延安华图教育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陕北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beihuatu),申论备考小技巧_申论题型应用文写作之提纲类文体的教学与教法(2)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911-2380185,微信号:yananhuatu5
三、课例评述
例:假如你是随团秘书,请根据“给定资料2”,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为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15分) 要求:(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3)不超过350字。【2017国考副省级】
【思路解析】此题乍一看是写报告,实则是写报告提纲,因此重在提纲,即:写出国考城市水系相关情况即可。格式:标题、称谓、落款可以不写,当然,写上一个标题也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要求解读】提炼准确,归纳合理:和概括能力大同小异,归纳意味着这道题需要分明类别,最重要的是找到分类依据。层次分明,分条表述:即这道题需要分条作答。详细来说:“提炼准确”:“提炼”一词说明答案的关键词可能并非从材料中直接摘抄,而是要进行规范性的加工。“准确”一词说明要紧扣题目内容,精准反映材料内涵,语言表述规范。“归纳合理”:说明内容不能过于细碎,一定要把散乱的东西进行整理,形成几个主要方面,总结性语言表述一定要精准,不能脱离材料的意思。“层次分明”:说明归纳出来的几个方面,不能有交叉和重叠,同类合并,异类罗列,形式上可以分段作答。“分条表述”:要点之间要相对独立,内容有明显区分,需要去除重复,分条写清答案即可。
材料解读
2.某代表团考察国外城市水系建设情况,以下是代表团团长所做的考察笔记: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一些著名河流,大多数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曲折历程。人们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后,开始更加审慎地思考对河流水系的管理,并在不断实践及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先进的河流水系规划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批注1】 英法两国的水管理体制不尽一致,但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英法两国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水事法律法规体系,社会各界都能够严格遵守,一切水事活动都依法办事。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地方等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同时把参与水事活动的各政府机关、部门、企业的职责明确分开,各自在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之内充分发挥作用。两国都对违规排污等违法事件进行严管重制。【批注2】 英法两国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针对供水和水污染问题,通过立法不断改进水资源的取水许可权属管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逐步完善管理体制,现已由过去的多头分散管理基本上统一到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性集中管理。【批注3】一切与水有关的活动均由流域水管部门统一管理,具体可再按政、事、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起,一些城市化程度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对城市河流湿地的保护,并着手对部分已经被破坏的城市河流湿地进行回归自然的修复。广泛采用 “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建设城市生态河堤,构筑近、亲水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等,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批注4】上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进行了关于自然的保护与创造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拆除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将河流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 早在1903年,美国著名设计师葛里芬在澳大利亚新首都堪培拉设计方案中,提出了一个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城市规划方案:【批注5】在位于市中心的地带开凿一个人工湖,它将首都一分为二,湖的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横跨湖面的大桥,又将全城连成一体。这座人工湖为堪培拉城市整体空间的优美格局奠定了基础。 “人水共存”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把洪水逐出城市的抗洪策略,提出城市水系应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楼宇结构技术,通过不断提高区域水面率,调整雨水径流的下渗和蒸发比例,逐步恢复水系自然循环之路。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同时,允许部分低洼地区作为洪水期的滞洪区,把洪水纳入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人水之间的和谐共存。【批注6】 “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强调了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承认人们适度开发水资源的合理性,力图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批注7】其关键点是,确保被管理的河流既处在一种合适的工作水平上,又处在一种合适的健康状态中。“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强调保护和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承认了人类社会适度开发水资源的合理性;既划清了与主张恢复河流原始自然状态、反对任何工程建设的绝对环保主义之间的界线,也扭转了“改造自然”、过度开发水资源的盲目行为,力图寻求开发与保护的共同准则。 “动态河流管理”是从区域河流水系角度把流域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分析。动态河流管理吸取河道水系建设管理中以往的经验教训,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河流生态、公众反馈和新的信息,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批注8】 在流域管理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即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协作机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定期的会晤、协调,增加了双方认同和合作的机会。【批注9】 英法两国的河道管理费用除来自防洪保安税、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厂的污水排放费、特殊工业污染费、罚款收费外,其余全部由政府拨款,为流域河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批注10】 在英法两国,水管理活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沿河工厂、企业、农场主和居民共同的利益所在。【批注11】投资者或投资者集体,在参与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类水务理事会参加重要的决策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使得决策具有广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对污染情况的监督,则主要依靠民众举报。 英法两国十分重视建立和健全各种监测网站。沿河的监测点,除了常规的水文监测,更重要的是监测水质变化,并实时公布,供各界查询。完善的监测体系已成为管理部门决策及执法的重要依据。【批注12】 | 【批注1】考察报告的背景: 各国在城市水系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批注2】经验:建立完备的水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职责分工,严格依法办事。 背景:考察地点有英国、法国。 【批注3】经验: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实行综合性集中管理。 【批注4】经验:重视对湿地的保护,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理念,恢复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 背景:考察地点还包括德国。 【批注5】经验: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也可以说“在水系建设中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背景:考察地点还包括澳大利亚。 【批注6】经验:“人水共存”理念,把洪水纳入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人水之间的和谐共存。 【批注7】经验:“健康工作河流”理念,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 【批注8】经验:动态河流管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 【批注9】经验:加强合作,建立协作机制。(材料中说国家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因此也可以概括为“建立多层次的协作交流机制”) 【批注10】经验:政府为流域河道管理拨款,提供资金保障。 【批注11】经验:此处可以看出水管理活动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此处需要归纳概括,可表达为“社会化管理“或”全民化管理”。 【批注12】经验: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和健全各种监测网站,全面监测水文、水质变化。 |
批注汇总 | 整合说明 |
【批注1】背景:考察内容是国外水系建设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经验:对河流水系的管理进行更加审慎地思考(这是思想意思层面的经验)。 【批注2】经验:建立完备的水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职责分工,严格依法办事。 背景:考察地点有英国、法国。 【批注3】经验: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实行综合性集中管理。 【批注4】经验:重视对湿地的保护,采用“多自然型河流”理念,恢复河流湿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 背景:考察地点还包括德国。 【批注5】经验: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融合一体。(也可以说“在水系建设中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背景:考察地点还包括澳大利亚。 【批注6】经验:“人水共存”理念,把洪水纳入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人水之间的和谐共存。 【批注7】经验:“健康工作河流”理念,在河流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取得平衡。 【批注8】经验:动态河流管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 【批注9】经验:加强合作,建立协作机制。(材料中说国家合作分为两个层次,因此也可以概括为“建立多层次的协作交流机制”) 【批注10】经验:政府为流域河道管理破款,提供资金保障。 【批注11】经验:此处可以看出水管理活动中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此处需要归纳概括,可表达为“社会化管理“或”全民化管理”。 【批注12】经验: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和健全各种监测网站,全面监测水文、水质变化。 | 1.【批注1】【批注2】【批注4】【批注5】中表明了考察的地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考察的内容是欧美各国的水系建设管理经验。这些内容均为“背景概要”。 2. 【批注1】【批注4】【批注5】【批注6】【批注7】均为理念层面或思想认识层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进行合并,归纳为“认识到位,理念先进”等类似表述。 3. 【批注2】【批注3】【批注10】均为保障层面的内容,既有法律制度保障,也有资金保障,因此可以进行合并,归纳为“制度健全,保障到位”等类似表述。 4. 【批注9】【批注11】均为合作方面的内容,有国家地区间的合作,也有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因此可以进行合并,归纳为“充分交流,共同管理”等类似表述。 5. 【批注8】【批注12】均为监管层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进行合并,归纳为“动态管理,重视监测”等类似表述。 |
通过实际的教学发现,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提炼,但做不到归纳的要求,原因在于:没有情境感。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经验”这一要素的理解,经验首先是别人做过的,并且好的,一些经验性和方向性的对策。
当然,有的学生能够分条,虽有分类的意识,但是觉得都是重点,都割舍不下,因此导致语言不够精炼,字数超纲。
因此,通过维度分析法和要点本身的属性先提炼出分类依据,再找要点,解题思路会更加顺畅,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概括不准确导致的要点缺失。
2020陕西公务员考试书籍推荐 | |||
![]() |
|||
省考4件套 | 省考4件套+必做1000题 | 省考6件套 |
更多资讯关注陕北华图公众号
以上是申论备考小技巧_申论题型应用文写作之提纲类文体的教学与教法(2)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延安人事考试网
(编辑:zhaoyingying)贴心公众号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
100000+
阅读量150000+
粉丝1200+
点赞数